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、继承、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,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。”着眼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,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:“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。”只有把握好伟大民族与伟大时代的精神命脉,体悟好我们民族与时代的精神图谱,一代代赓续宝贵精神基因,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精神底蕴,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,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。
一
精神本身就是一种力量。马克思主义认为,精神是人类情感、意志、心理、意识等活动的综合呈现,不仅以现实物质为基础,而且具有自觉性、能动性、实践性等鲜明特质和强大作用。时代发展、民族进步、国家强盛,离不开精神的力量,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。
精神力量贯穿人们行动始终。在《共产党宣言》中,马克思恩格斯阐明,无产阶级之所以能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,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饱含强烈的斗争精神,进而能同传统所有制度决裂,同传统所有制关系决裂。毛泽东同志在《论持久战》中强调,“在战争中提倡勇敢牺牲英勇向前的精神和动作,是在正确的作战计划下绝对必要的东西”。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能够在艰苦的革命条件下保持强大战斗力,最根本的原因是革命者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一精神支柱,为争取人民解放鼓舞革命动力。
精神是民族存续的血脉支撑。在一定意义上,民族发展史就是精神发育史。中华民族是具有深厚精神底蕴的民族。无论身处何种境遇,中华民族始终把强有力的精神力量作为克服艰难险阻、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。为推动改革开放进程,邓小平同志指出,“要有一股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”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,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,必须厚培精神土壤,厚植精神力量。为此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“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,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”。
二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,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、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。”历史和实践证明,强大的精神力量,是支撑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,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。
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,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果敢胆识和巨大魄力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,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。党的十二大号召:“走自己的道路,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。”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中国人民同心同德、同心同向,冲破思想观念束缚,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,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,探新规律、想新办法、找新出路、创新举措。经过不懈探索,我们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,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,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以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的闯劲,滴水穿石、绳锯木断的韧劲,知难而进、迎难而上的魄力,发扬伟大创造精神、伟大奋斗精神、伟大团结精神、伟大梦想精神,妥善应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,不断推进理论创新、实践创新、制度创新、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,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。与此同时,改革开放不仅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,也创造了宝贵精神财富,我们主动融入世界,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,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、中国方案、中国力量,并在此进程中孕育了改革开放精神,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,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。
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、继承、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,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,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、文化自信的底气,也是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,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,取得令世人瞩目发展成就的根本力量。
三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,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,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。”只有不断赓续并努力释放一以贯之的精神伟力,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继续写下去、写得更出彩。
让精神命脉赓续绵延。中国的抗疫斗争,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、中国力量、中国担当,彰显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敢于斗争、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,铸就了生命至上、举国同心、舍生忘死、尊重科学、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,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、凝聚力和向心力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并明确指出大力弘扬抗美援朝精神、特区精神、“两路”精神、青藏铁路精神、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等。这些伟大精神,是激励中华民族奋力前行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。应对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,实现“十四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要任务,必须赓续绵延精神命脉,牢记初心使命,坚定必胜信念,为伟大事业注入充足精神动力。
让精神资源涵养人民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,“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,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”,并要求“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、精神面貌、文明风尚、行为规范”,“做强新型主流媒体”。在主流思想舆论传播力影响力不断壮大的今天,主流媒体要积极发挥舆论引导、典型引领作用,把握时度效,提升舆论宣传效能,让精神标杆的感召力示范力在更宽广的空间得以传播。为此,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应推动理论研究与舆论宣传同频共振,加强党史、新中国史、改革开放史、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,加强爱国主义、集体主义、社会主义教育,推进公民道德建设,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力量,推进文化强国建设、培育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,增强全民族凝聚力向心力,淬砺更强大的战略定力。
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,不仅要赓续、发展、积淀、传扬精神力量,还要“使精神变物质”,让这些精神力量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,在应对重大挑战、抵御重大风险、克服重大阻力、化解重大矛盾、解决重大问题中,锻造出推动伟大事业发展的硬脊梁、铁肩膀、真本事,努力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。
作者:双传学(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、社长,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)
《光明日报》( 2020年12月04日 11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