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受东海大学

发布时间:2018-05-11动态浏览次数:1038

台湾台中东海大学,创办于1955年,坐落在台中市西区大肚山上,人文荟萃,学风开明,校景驰名远近。东海大学目前拥有9个学院,34个学系,35个硕士班(含1个独立研究所、14个硕士在职专班)、14个博士班。设有文学院、理学院、工学院、管理学院、社会科学学院、农学院、创意设计暨艺术学院、法律学院及国际学院等9个学院,现有在校生17000多名,专任教师500余人。

一、感受美丽的东海校园,环境育人的范典

东海大学占地面积约2000亩,平均每位师生可分享的生活与学习空间,在台湾地区各高校中首屈一指。经数十年的建设、发展,营造出了广阔优美的校园和别具一格的建筑,成为台湾地区最优美的高校校园之一。美好的学习氛围来自优雅的环境,有道是“心由境造”。自踏入东海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,扑鼻的香樟树,大片的草地,夹道的树木宛若绿色隧道般延伸开来。古朴的文理大道,依地势而建的系所,多为合院格局,迴廊转折,花树辉映,颇有典雅韵味。校园内因地形而分布着河沟、人工湖、小山坡、草地等,更有那东海牧场,壮硕的奶牛……,无不让人感受到浓郁的诗情画意和低调内敛的办学理念,确是一处恬静、惬意的求学圣地。著名的路思义教堂,1963年由建筑大师贝聿铭、陈其宽先生共同设计建造,造型独特。教堂由四片曲面组合而成、屋面与墙面汇于屋脊,为了采光和表现教堂结构,四片曲面完全分离,屋脊分开形成天窗,有“一线天”之意。教堂选用具有可塑性的钢筋混凝土墙面,与曲面结构相得益彰。教堂四周是大片松软的草地,在蓝天白云下,令人切身感受到教堂的威严与奥妙。由于独特的造型,路思义教堂成为台中市地标性建筑而闻名台湾岛。

二、感受东海大学劳作教育制度

东海大学的劳作教育制度是创校即实施的独特教育方式之一,更是台湾地区各大学中率先倡导、最具开创性的教育制度,目前已成为各大学观摩学习的对象。首任校长曾约农教授曾表示,劳作与课程在教育制度中有相辅相成的效果,做人与治学在教育精神上双翼并重。东海大学劳作教育分为基本劳作教育和工读(助学)劳作教育两种类型,基本劳作教育属义务性,是每位学生必修课程,凡本校大一新生及二年级以上转学生(入学第一年)均必须接受基本劳作教育,劳作项目及范围包括清洁宿舍、整理校园环境、洗碗扫地、洗厕所等二十多种工作,考试方式与其它学科相同,不及格不予毕业,及格后才能申请有报酬的工读(助学)劳作。劳作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,每学期安排四期,自周一至周五每天劳作半个小时,分早、午两个时段,所有第一学年的新生跨系且男女混合编组。四期劳作分配在不同的区域,打破学生仅仅往返于宿舍与教室的固定路线,让学生更熟悉校园环境,工作轮换还可以降低工作的厌倦感。这样的劳作教育,学生通过亲身参加,增强学生对学校的情感,从中发挥个人的工作潜能,有利于磨练学生艰苦奋斗的意志,有利于学生养成团队合作意识。一项制度坚持数十年,必然形成独特的文化。

三、感受东海大学博雅教育

东海大学的博雅教育非常有特色,由博雅书院完成。博雅教育旨在教导学生“如何做人”及“服务社会”,从知识、实践、态度层面培养学生的品格、领导力及服务心志,在各行各业及全球各地发挥影响力。东海大学在校生1.7万,教学资源有限,博雅教育无法面向全体学生,只面向每年从各系招收的120名学生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博雅书院是集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,办精英式教育。书院的课程及训练活动为知识、实践、态度。书院生的核心价值是品格,核心能力是领导力,核心思想是服务心志。东海大学博雅书院不但培养了跨学科、跨专业、高品味、高质量、正能量的学生精英,也让教师从中得到成长,同时为不同领域的教师提供了交流平台,使他们获得跨领域的资源和更多的合作空间。

四、感受东海大学创新创业教育

东海大学毕业生在台湾地区企业界最爱的毕业生调查中名列前茅。这个成就,来之不易,究其原因,主要是办学模式独特、实践教学扎实、素质教育融合。东海大学注重学生品行教育,在学生中提倡增进自我认知、重视群我伦理、胸怀国际视野、提升专业智能、强调生活美化,培养具有专业能力、就业能力和创意、人文关怀的优质人才。强调对学生的技能培养,让学生毕业时具有多种职业技能,能适应多个工作;倡导校企联合,走校企合作道路,将学生的学习环境扩展到工作场所,使学生在校期间就练就了符合企业要求的技能;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跨系、跨院选修课程,形成并发挥第二、三专长,确保他们毕业后能顺利去产业界实习、工作。在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方面,鼓励不同专业学生选修、组建团队,老师带着学生共学共创。大二下学期开始学习创新创业精神,大三上学期学习商业模式、创业设计,大三下学期学习社会创新与创业、服务管理等,大四上学期学习创业与组织等。此外,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还提供了“水分、养分、阳光和空气”。东海大学首任校长曾提出“大学教育当以求真为前提,既窥其全,复扼其要,得全则宏,扼要则通,既宏且通,教育以成”,由此而生发出“通才教育”之理念,使毕业生能应对日益严峻的社会竞争环境。

(阮连明)